2011年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

作者:   编辑:    时间:2015-03-03    点击数:

2011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四章统计指标

第五章时间数列

第六章统计指数

第七章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第八章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统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第二章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第三章基本单位统计

第四章生产活动统计

第五章能源统计

第六章财务统计

第七章劳动统计

第八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统计法基本问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管理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四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五章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第六章统计监督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

《统计法基础知识》题型示例

 

 

按照《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要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包括《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两个考试科目。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包含两个部分。鉴此,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三部分组成,即《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将考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目的与要求;二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三是考核知识点。其中考核知识点涵盖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范围,命题范围反映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对考生的如下基本要求:掌握考试大纲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为适应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答题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考试试题全部采用了客观性题型。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考试的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应用题四种题型;《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的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为便于考生的学习和备考,大纲列出了各类题型的示例。

2007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修订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行了修订,新统计法于201011日开始实施。此间,随着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国家统计局颁布了一些新的规章和制度。适应这种形势,并总结以往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的经验,我们在2009年的基础上拟定了2010年的考试大纲。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符合新统计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与基层统计工作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其基础性、通用性、实用性的特点也更加突出。

2010年的考试大纲相比,2011年的考试大纲没有变化。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的涵义、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

一、什么是统计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一)总体

(二)总体单位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二、指标与标志

(一)指标

(二)标志

(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四)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三、变异与变量

(一)变异

(二)变量

第三节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一、统计的任务

二、统计的过程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

(二)统计的认识过程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

1.什么是统计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总体  2.总体单位3.指标4.标志5.变异6.变量7.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1.统计的任务2.统计的工作过程3.统计的认识过程

第二章统计调查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调查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中数据搜集的方法;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控制途径。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二)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三)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五、调查的组织计划

 

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式

一、定期统计报表

二、普查

三、重点调查

四、抽样调查

五、典型调查

六、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

 

第四节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

(二)报告法

(三)面谈访问法

(四)邮寄访问法

(五)电话访问法

(六)互联网访问法

二、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

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

(一)原始记录

(二)统计台账

(三)企业内部报表

四、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

 

第五节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二、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

(一)控制登记误差的方法

(二)控制代表性误差的方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1.统计调查2.统计调查的要求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5.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2.调查单位3.报告单位4. 调查项目5. 调查表6. 调查时间7. 调查期限8.调查的组织计划

 

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式

1.定期统计报表2.普查3. 重点调查   4.抽样调查  5.典型调查6.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运用的意义

第四节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面谈访问法4.邮寄访问法5.电话访问法6.互联网访问法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8.统计台账9.企业内部报表10.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  11.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

 

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1.统计调查误差2.登记误差3.代表性误差4.登记误差的控制5.代表性误差的控制

 

第三章统计整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方法;次数分布的概念;分布数列的种类、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正态分布的概念;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内容、分类及其基本编制规则。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任务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三、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统计分组方法

(一)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二)统计分组方法

四、统计分组体系

(一)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

(二)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

五、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

第三节次数分布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

三、变量数列的编制

(一)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二)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四、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一)列表法

(二)图示法

五、正态分布

 

第四节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

一、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二、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概念及作用

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

三、统计表的分类

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1.统计整理的概念2.统计整理的意义3.统计整理的内容4.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统计分组

1.统计分组2.统计分组的作用3.统计分组的方法4.统计分组体系5.简单分组6.平行分组体系7.复合分组8.复合分组体系9.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10.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

 

第三节次数分布

1.次数分布2.分配数列3.品质数列4.变量数列5.组距6.组限7.等距数列8.异距数列9.组中值10.频数11.频率12.正态分布13.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14.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15.计算组限与组中值16.计算频数与频率17.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次数分布 18.正态分布

 

第四节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

1.计算机汇总的步骤2.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3.计算机数据审查方法

 

第五节统计表

1.统计表2.统计表的作用  3.统计表的构成4.统计表的内容5.统计表的分类6.统计表的编制

 

第四章统计指标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指标的涵义、特点、作用和种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计算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涵义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和作用

三、统计指标的种类

四、统计指标体系

 

第二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实物单位

(二)价值单位

(三)劳动时间单位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第三节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

(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

(二)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

(三)计算相对指标的原则

 

第四节平均指标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

(二)平均指标的作用

(三)平均指标的分类

二、算术平均数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

三、调和平均数

(一)简单调和平均数

(二)加权调和平均数

四、几何平均数

 

第五节标志变异指标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1.统计指标2.数量指标3.质量指标4.总量指标5.相对指标6.平均指标7.标志变异指标8.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9.统计指标的特点10.统计指标的作用

 

第二节总量指标

1.总量指标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3.总体标志总量指标4.时期指标5.时点指标6.实物单位7.价值单位8.劳动时间单位9.总量指标的分类标准10.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1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12.总量指标的作用13.总量指标计量单位的种类14.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15.总量指标的计算

 

第三节相对指标

1.相对指标2.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3.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4.结构相对指标5.比例相对指标6.动态相对指标7.比较相对指标8.强度相对指标  9.相对指标的作用10.相对指标的计算原则11.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

 

第四节平均指标

1.平均指标2.简单算术平均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4.简单调和平均数5.加权调和平均数6.平均指标的作用7.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计算8.几何平均数

 

第五节标志变异指标

1.标准差及其计算2.标准差系数及其计算

 

第五章时间数列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时间数列的概念、作用、种类、特征和编制原则;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

二、时间数列的作用

三、时间数列的种类

(一)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三)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四、时间数列的特征

五、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作用

(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三、增长量

(一)逐期增长量

(二)累计增长量

(三)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四、平均增长量

 

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一、发展速度

(一)定基发展速度

(二)环比发展速度

(三)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一)水平法

(二)累计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1.时间数列2.时间数列的作用3.时间数列的种类4.时间数列的特征5.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1.发展水平2.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3.增长量4.平均增长量5.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关系6.平均发展水平的作用7.序时平均数的计算8.增长量的计算9.平均增长量的计算

 

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1.发展速度2.增长速度  3.年距发展速度4.年距增长速度5.发展速度的计算6.增长速度的计算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8.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第六章统计指数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指数的概念、分类、作用及指数体系的应用;计算综合指数,能够利用综合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

(一)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二)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三)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三、统计指数的作用

 

第二节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综合指数的概念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三)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二、平均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一)平均指数的概念

(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三)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及作用

二、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

三、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

 

第四节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二、国房景气指数

三、消费者信心指数

四、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五、股价指数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1.狭义的指数2.广义的指数3.个体指数4.总指数5.态指数  6.静态指数7.统计指数的分类8.统计指数的作用

 

第二节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1.平均指数2.综合指数3.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4.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与联系5.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6.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第三节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1.指数体系2.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

 

第四节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国房景气指数3.消费者信心指数4.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5.股价指数

 

第七章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知识。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二、抽样调查的种类

(一)非概率抽样

(二)概率抽样

 

第二节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样本

二、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

第三节抽样误差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一)代表性误差

(二)抽样平均误差

(三)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二、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一)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二)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三)总体方差未知时的解决办法

三、抽样误差的允许范围

(一)抽样极限误差

(二)抽样误差范围估计的可靠程度

(三)极限误差的计算

第四节参数估计

一、点估计

二、区间估计

第五节样本单位数的确定

一、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

二、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

(一)推断总体平均数时,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

(二)推断总体成数时,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抽样调查2.随机原则3.抽样调查的特点4.抽样调查的种类5.非概率抽样6.概率抽样7.重复抽样8.不重复抽样9.简单随机抽样10.系统随机抽样11.分层随机抽样12.整群抽样

 

第二节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2.样本3.总体指标4.样本指标

 

第三节抽样误差

1.统误差  2.随机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4.抽样极限误差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第四节参数估计

1.点估计2.区间估计

 

第五节样本单位数的确定

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八章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分析与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的概念

二、统计分析的特点

三、企业统计分析的作用

四、统计分析的程序

 

第二节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二、比例分析法

三、速度分析法

四、动态分析法

五、弹性分析法

六、因素分析法

七、相关分析法

八、模型分析法

九、综合评价分析法

 

第三节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与原则

一、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

二、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概念、特点、作用、程序

 

第二节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种类

 

第三节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与原则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原则

 

《统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统计报表制度综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概念、性质、框架、内容;统计报表制定、管理与实施的过程。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报表制度基本框架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一)周期性普查制度

(二)经常性调查制度

(三)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第二节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

一、统计报表制度管理的相关法规依据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权限

三、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

 

第三节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一、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报表制度基本框架

1.国家统计报表制度2.部门统计报表制度3.地方统计报表制度4.普查制度5.经常性调查制度6.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二节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

1.统计报表制度管理原则2.统计报表制度管理的法规依据3.统计报表制度管理机构及其职责权限4.统计报表的法定标识

第三节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普查制度、经常性、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第二章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分类、统计分类标准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基本概念;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和特点;常用统计分类标准的主要内容。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统计分类、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分类标准化的概念

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第二节常用统计标准分类介绍

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二、统计用区划代码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四、《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五、《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六、《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

七、《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

八、《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1.统计分类2.统计分类标准3.统计分类标准化4.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5.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第二节常用统计标准分类介绍

常用统计标准的类别及其主要内容、适用范围

 

第三章基本单位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基本单位的概念;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单位的概念

二、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

三、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

第二节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各类单位的基本标识、主要属性、基本状况和其他主要数据等

第三节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

一、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

二、非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1.基本单位2.法人单位3.产业活动单位4.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

 

第二节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1.基本单位统计的范  2.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

 

经济普查年份和非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

 

第四章生产活动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生产活动统计的基本概念;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和实物量统计的主要内容;生产活动主要统计指标、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生产活动统计概念

二、生产活动统计范围

三、生产活动统计单位和对象

 

第二节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

一、增加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一)生产法增加值

(二)收入法增加值

二、国民经济各行业总产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三、生产、销售与库存价值量统计

 

第三节生产活动成果的实物量统计

一、农业产品产量

二、工业产品产量、销售量、库存量

三、运输业运输量、周转量

 

第四节生产活动成果统计分析指标

一、增加值率

二、工业产品销售率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1.生产活动统计的概念及范围2.各门类生产活动统计的单位和对象

 

第二节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

1.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及各行业总产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工业生产、销售、库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批发零售贸易业的购进、销售、库存额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4.生产法增加值与收入法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区别

 

第三生产活动成果的实物量统计

1.生产活动实物量统计的基本概念2.农业产品产量指标统计的范围3.工业产品产量、销售量、库存量指标统计的范围4.运输业运输量、周转量指标统计的范围

 

第四节生产活动成果统计分析指标

增加值率、工业产品销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五章能源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能源统计的概念、统计范围、主要统计内容、统计指标、统计原则及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能源统计的概念

二、能源统计的研究对象

三、能源统计的任务

 

第二节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能源购进统计

二、能源消费统计

三、能源库存统计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能源统计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1.能源购进量、消费量、库存量的概念2.能源购进量、消费量、库存量的统计范围、核算原则及计算方法3.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等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财务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及作用;财务统计的主要分类;企业财务统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财务主要统计指标的概念及其资料来源。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财务统计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企业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

二、企业损益财务统计

三、企业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

 

第三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主要指标的内容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1.财务统计的概念2.我国财务统计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企业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1.企业财务统计指标的分类及其作用2.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企业损益财务统计和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的概念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统计的内容4.收入、成本及费用、利润及分配统计的内容5.工资、福利、增值税统计的内容

 

第三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及其内容

 

第七章劳动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劳动统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指标的概念、定义、范围和计算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劳动统计研究对象

二、劳动统计主要内容

 

第二节从业人员统计

一、从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

二、在岗职工的概念和范围

三、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和方法

四、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

五、从业人员的变动统计

 

第三节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

一、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

二、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

三、城镇失业率

 

第四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

一、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概念和范围

二、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统计

三、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从业人员统计

从业人员、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期末人数、平均人数、长期职工、临时职工等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原则、统计范围及计算方法

 

第三节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

1.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的概念2.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

1.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概念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概念及构成3.工资总额包括的各项指标的概念及内容4.工资总额不包括的范围5.平均工资、平均实际工资、平均实际工资指数的计算方法

 

第八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本概念、工作任务及主要内容。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作用

 

第二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统计

二、投资完成额统计

三、资金来源统计

四、新增固定资产统计

五、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统计

六、房屋建筑面积统计

七、投资经济效益统计

八、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1.固定资产的概念2.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

 

第二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内容

1.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概念及构成 2.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概念及构成3.新增固定资产的概念及条件4.新增生产能力统计的主要指标5.房屋建筑面积统计的主要指标6.投资经济效益统计的主要指标7.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的分类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价格9.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条件和计算方法10.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统计法基本问题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政府统计的概念、特点及其职能任务;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及其作用;统计法的表现形式;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法概述

一、政府统计与统计法

(一)政府统计的概念和特征

(二)政府统计的功能和任务

(三)依法统计的必要性

二、统计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统计法的概念

(二)统计法的特点

三、统计法的表现形式

(一)统计法律

(二)统计行政法规

(三)地方性统计法规

(四)统计行政规章

四、统计法的作用

第二节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二、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三、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

四、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五、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第三节统计管理体制

一、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

二、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

二、新中国统计法制发展概况

(一)统计立法

(二)统计执法

(三)统计法制宣传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法概述

1.政府统计的概念、特点、功能和任务2.统计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3.统计法律  4.统计行政法规5.地方性统计法规6.统计行政规章

第二节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1.统计法基本原则的概念2.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的主要内容3.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的主要内容4.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的主要内容  5.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内容6.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统计管理体制

1.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2.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我国统计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统计法制发展情况2.我国统计立法工作3.我国统计执法情况4.我国统计法制宣传情况

第二章统计调查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我国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及要求;统计调查制度的概念及分类;统计标准的概念及要求;统计调查方法的主要类型和国家统计调查证件的管理。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分类

一、政府统计调查

()政府统计调查的分类

()政府统计调查的特点

二、民间统计调查

(一)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

(二)涉外统计调查的内容

 

第二节统计调查项目

一、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及分类

(一)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三)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二、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

(一)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

(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

(三)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

()  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程序

三、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

第三节统计调查制度与统计标准

一、统计调查制度的制定

(一)统计调查制度的概念

(二)统计调查制度的制定

(三)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

(四)统计调查制度的法律效力

二、统计标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统计标准的概念

(二)统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三、统计标准的分类

(一)国家统计标准

(二)部门统计标准

(三)其他统计标准

 

第四节统计调查方法

一、普查

二、抽样调查

三、全面调查

(一)全面调查的概念及实施步骤

(二)合法统计调查表的要求

四、重点调查

五、行政记录

 

第五节统计调查证件

一、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意义

二、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分类

1.政府统计调查的分类2.政府统计调查的特点 3.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4.涉外统计调查的内容

 

第二节统计调查项目

1.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2.国家统计调查项目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4.地方统计调查项目5.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6.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7.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及审批 8.编制统计调查项目的原则  9.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程序

 

第三节统计调查制度与统计标准

1.国家统计调查制度2.部门统计调查制度3.地方统计调查制度4. 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  5、统计调查制度的法律效力  6.统计标准的概念、内容及分类7.国家统计标准8.部门统计标准9.其他统计标准

 

第四节统计调查方法

1.统计调查方法的概念2.普查3.抽样调查4.全面调查的概念及实施步骤5.合法统计调查表的要求   6.重点调查   7.行政记录

 

第五节统计调查证件

1.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意义2.统计调查证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资料的概念和特征;统计资料管理体制;统计资料管理、归档、提供、公布和保密的法律规范。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资料管理和公布概述

一、统计资料的特征

二、统计资料管理体制

(一)统计资料的管理

(二)统计信息共享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审核和归档

一、统计资料的审核

(一)统计调查对象审核和签署统计资料

(二)统计调查对象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三)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录入的统计资料进行审核

二、统计资料的归档

(一)保管统计资料的范围

(二)保管统计资料的机构和职责

(三)保管统计资料的方法

 

第三节统计资料的提供和公布

一、统计资料的提供

(一)为党政机关提供有关统计资料

(二)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之间提供有关统计资料

二、统计资料的公布

(一)统计资料的定期公布制度

(二)公布统计资料的权限

(三)统计资料公布的程序

(四)统计资料公布的方式

 

第四节统计资料的保密

一、国家秘密统计资料的保密

二、商业秘密的保密

三、个人信息的保密

四、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保密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资料管理概述

1.统计资料的法律特征2.统计资料管理体制3.统计资料的管理  4.统计信息共享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审核和归档

1.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资料的审核和签署  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3.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搜集、审核、录入统计资料的审核  4.保管统计资料的范围5.保管统计资料的机构和职责6.保管统计资料的方法

 

第三节统计资料的提供和公布

1.统计资料的提供 2.为党政机关提供有关统计资料  3.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之间提供有关统计资料  4.统计资料的定期公布制度5. 公布统计资料的权限6.统计资料公布的程序7.统计资料公布的方式

 

第四节统计资料的保密

1.国家秘密统计资料的概念和特征 2.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  3.个人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4.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包含的种类

 

第四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统计人员的概念、职责、职权;统计从业资格的规定和要求。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一、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一)国家统计局

(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四)乡镇统计工作岗位

二、部门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的设置及职责

 

第二节统计人员

一、统计人员的概念

二、统计人员的职权

三、统计人员的职责

四、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要求

() 统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

() 统计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第三节统计从业资格

一、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制度的实施及其意义

二、统计从业资格及其范围

三、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主管机关及其主要职责

四、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

五、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1.政府综合统计机构2.部门统计机构3.独立的统计机构的含义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统计机构的必要性5.统计机构的职责

 

第二节统计人员

1.统计人员的概念2.统计人员的职权3.统计人员的职责  4.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5.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第三节统计从业资格

1.实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制度的意义2.统计从业资格3.必须具有统计从业资格人员的范围4.申请统计从业资格人员的必备条件5.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6.统计从业资格与统计专业职务的区别7.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主管机关及其主要职责8.统计从业资格证书9.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使用10. 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  11.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第五章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其特征;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统计行政处罚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能正确进行案例分析。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违法行为

一、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二、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

(一)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统计资料

(二)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三)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

(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帐、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六)迟报统计资料

(七)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

(八)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

(九)自行修改统计资料

(十)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十一)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十二)打击报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

(十三)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十四)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或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

(十五)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十六)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十七)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

(十八)违法公布统计资料

(十九)泄露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或者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二十)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损毁、灭失

(二十一)泄露国家秘密

(二十二)违反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法规

(二十三)违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二十四)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二十五)违反《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二十六)违反《国家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

(二十七)违反《涉外调查管理办法》

第二节统计法律责任

一、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法律责任

(一)统计行政处罚

(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

(三)通报

(四)取消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和撤销晋升的职务

(五)批评教育

三、刑事法律责任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违法行为

1.广义和狭义的违法概念  2.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 3.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  4.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各种类的表现特征

第二节统计法律责任

1.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分类2. 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分类  3.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原则、种类及其适用的几种情况4.处分的概念及特征  5.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适用对象、决定机关及实施程序6.关于通报,取消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和撤销晋升的职务,批评教育的规定  7.刑事法律责任

 

第六章统计监督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监督检查的概念、特征、内容、方式和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统计行政复议和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范围及程序。

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统计监督检查

一、统计监督检查的概念及特征

二、统计监督检查的内容

三、统计监督检查的方式

第二节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一、立案

二、调查

三、处理

()告知

()听证

()处理

四、结案

 

第三节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一、统计行政复议

(一)统计行政复议的概念及特征

(二)统计行政复议的范围和管辖

(三)统计行政复议的程序

二、统计行政诉讼

(一)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二)统计行政诉讼的范围

(三)统计行政诉讼的原则

(四)统计行政诉讼的管辖

(五)统计行政应诉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统计监督检查

1.统计监督检查的概念2.统计监督检查的特征3.统计监督检查的内容  4.统计监督检查的方式

 

第二节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1.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2.立案的基本条件3.案件调查的主要内容4.案件调查报告的内容  5.案件的告知义务6.案件的听证程序7.案件的处理要求8.案件的结案要求

 

第三节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1.统计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范围、管辖及程序  2.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范围、原则及管辖  3.统计行政应诉

 

Copyright@ 九9热这里真品(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旧版回顾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 联系电话:0374-2968958 邮编:461000

您是到访的第